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下列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
A.区域间文明存在一定的交流B.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趋势
C.两地手工业技艺已非常成熟D.青铜器铸造处于鼎盛时期
2021-11-2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传位于益B.启最终成为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
C.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D.《战国策》成书更早,所以记载更可信
3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画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两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取政权B.王位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
C.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的集中D.禅让制在夏朝仍有较大影响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2021-11-09更新 | 1343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A.氏族公社时期B.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
C.夏朝建立初期D.王权与神权结合时期
7 . 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
8 . 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尹达在《衷心的祝愿》中写道,“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素地:基础)……(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皇五帝历史上确有其人,史书记载真实可信
B.古史传说都带有神话色彩,古史传说未必可信
C.三皇五帝来源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高于实物
D.实物史料与古史传说印证,互证成功价值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诞生
2021-10-09更新 | 1064次组卷 | 74卷引用:河北涿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学者认为,“龙”的形象是蛇身、鹿角、马毛、鬛尾、狗爪、鱼鳞等的结合,这些动物本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图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各部落的图腾崇拜对象极为广泛B.龙的形象是由各部落的图腾构成的
C.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D.华夏族的形成是各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的结果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