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
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
2022-04-22更新 | 1608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
2022-04-02更新 | 26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
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
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
2022-04-01更新 | 948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
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
5 . 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
A.受宗法观念影响B.主要目的是稳固政权
C.加强君权的需要D.实现了选贤任能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下图)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悠久性和连续性B.多样性和开放性
C.多元性与统一性D.凝聚性与世俗性
2022-03-05更新 | 995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考古人员在豫西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有生产工具刀、锛、凿等;武器戈、威、鏃等;乐器铃等;玉器数量丰富,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琮、铖、刀和柄形饰等,多为礼器。该遗址出土的器表明
A.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B.手工业产品以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C.礼乐制度的形成D.古代国家的建立
8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A.国家取代了部落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部落取代了氏族D.铁器取代了青铜器
10 . 战国时魏国的《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而《史记》记载: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这说明
A.《竹书纪年》成书早最为可信B.夏朝中央内部对王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C.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D.《史记》符合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
2021-12-16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