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周边,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9月至12月、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有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陶、石、玉类文物200余件,其中玉器134件,绿松石27件,石器4件,陶器2件。浮选出粟1923粒、水稻138粒、黍14粒。下列关于金寨文化遗址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②金寨文化已经出现农业生产
③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④形成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国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上山文化发现于浙江浦江,测年距今约 11000~8500 年,首次揭示了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生产生活状况。考古学者在上山遗址发现了 1 粒完整的炭化稻米(如图),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这表明上山人(     

①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周边地区
②初步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
③能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作
④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3 . 据考古资料显示,良渚文化中的墓地主要有平地式和人工高台式,墓葬可分为大、中、次中、小型墓四种类型,它们在墓葬规模、葬具规模、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存在严格的层次界限。该现象反映出(     
A.奴隶制下的等级观产生B.阶级对立推动国家建立
C.社会转型的雏形已显现D.万邦时代礼制已规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之一。考古学者在浙江罗家角等遗址发现有稻谷、稻壳和稻草遗存,其年代距今约 7000-5000 多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仰韶文化D.红山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主要发源地外,还有许多散布在全国各地。这说明了(     
A.中华文明的多源性B.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D.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6 . 半坡遗址的整个村落估计由200座小屋组成。氏族的墓地排列规整,随葬品不多且差别很小,一般以陶器为主。半坡遗址体现了(     
A.仰韶文化成就B.龙山文化成就
C.红山文化成就D.旧石器文化成就
7 .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为浙西丘陵地区的良渚古城遗址。据考古学者发现,该遗址有贵族专门的墓地,墓里有大量的玉器,祭坛;普通大众墓里,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A.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B.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C.氏族成员共享劳动成果D.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不同文化群。尽管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但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共同体。这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       
A.早于世界其他地区B.呈现多元一体特点
C.集中在黄河中下游D.开始于旧石器时代
2023-07-16更新 | 152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次在浙江良渚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良渚文化。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2019年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关于良渚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B.社会贫富分化尚未出现
C.以“蛋壳陶”为代表器物D.出现大的祭坛和神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