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如表为西周初年齐鲁两国的受封情况。据此可知,分封制(        
齐国姜尚受封,在营丘(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伯侯之国,齐国有讨伐的特权,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
鲁国周公自己受封,命长子伯禽前往,在曲阜建立鲁国,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受封时,分有“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A.以同姓宗族为受封主体B.传承周朝完备礼仪典制
C.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D.内政为周天子直接控制
2023-04-05更新 | 1127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重要地区(     
A.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B.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
C.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D.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2018-02-04更新 | 1152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材料中“立子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是指
A.宗法制、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礼乐制
C.皇帝制、郡县制D.世卿世禄制、中央集权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认为,周是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从文化的角度、文明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是在西周……之所以我要谈西周的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根,找到我们文明历史的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2019-04-01更新 | 838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不能在此一一论列,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其意在说明
A.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
B.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
C.分封利于华夏民族形成
D.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
A.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B.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C.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D.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2020-05-09更新 | 508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分封”的这一变化
A.建立了中央集权治理秩序B.扩大了西周统治区域
C.改变了原有社会治理结构D.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9 . 《左传》记载:“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周王室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B.周王室统治范围得到扩大
C.“家国一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D.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
10 . 清代乾隆年间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一一散氏盘,盘中铭文记载了西周晚期夨国偷袭散国,两国议和后,夨国割让土地给散国,以赔偿其损失。两国进行土地划界时,相关程序必须经周王核准,以及大臣协助勘察和认定。据此可知当时
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根深蒂固
B.周王室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控制权
C.诸侯国间的战争致使“王土”流失
D.诸侯国间的土地变更经周王认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