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长江下游的是(       
①仰韶文化       ②红山文化       ③河姆渡文化       ④良渚文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2022-08-11更新 | 1495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考古资料,在浙江好川墓地和温州老鼠山墓地以及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等,都发现了与良渚文化晚期玉璧和玉琮上图案一致的台形镶嵌玉片;在更晚时期的二里头、殷墟等许多夏商时代的遗址中,也都发现了源自于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玉器;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以及成都金沙等商周时代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良渚式的玉琮和玉锥形器等。这说明新石器时代
A.以玉器开发使用为主要特征B.各大文明区相对稳定又不封闭
C.具有高度的同源同向性特征D.神权与王权结合阶级社会到来
2022-06-06更新 | 15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石器时代,我国各处的农业村落都已具相当规模,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各地。下列文化遗存,位于图中所示“中原文化区”的是(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
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良渚文化
2022-08-10更新 | 1455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年来,在章丘焦庄、桓台李寨、广饶五村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玉石制品出土,常见制品有镞、璇玑、三角形器、环、璧等,大致可分为工具和装饰品两类,且多为贵族穿着和祭祀用器。学者研究认定其制品工序一般为:选材→成坯→琢制成形→局部加工(如穿孔等)。据此推知,该地区当时(     

A.区域联系趋于频繁B.玉石文化已初步显现
C.阶级对立日益严重D.手工业农业开始分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 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A.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B.河姆渡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居条件
C.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仰韶文化晚期的青海柳湾遗址墓葬中,82座男性墓中随葬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等生产工具的有48座,随葬石球、石镞的有2座;71座女性墓中随葬石斧、石锛、石刀者仅8座,随葬骨锥的有38座。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原始农业逐步发展B.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社会组织形式转变D.早期国家逐步形成
7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
D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B.BC.CD.D
2023-04-29更新 | 636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渚、龙山等文化的玉器、陶器上,也称兽面纹,融合虫、鱼、鸟、兽等多种动物元素,有“驱鬼辟邪”之义。青铜器上的兽面则出现在夏代,商代和西周早期纹饰神态愈加生动,形状复杂多变,应用更普遍。饕餮纹的流变说明
A.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基本奠定B.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
C.中华文明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D.中华文明根源于游牧经济
2022-05-18更新 | 726次组卷 | 1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A.成为水稻的发源地B.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C.农用动力发生变化D.轮作复种技术发达
2023-05-27更新 | 622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考冲刺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贸易往来促进文化交流B.早期文明具有多元特征
C.地区间相互隔绝的状态D.自然崇拜是文明的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