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至今,该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者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据此可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A.已经掌握了夯土建城技术B.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C.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已从普通聚落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层分化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建筑技术发展
2024-03-07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       
A.早期国家特征出现B.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女性地位高于男性D.尚未出现私有现象
2022-08-16更新 | 1322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2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历史试题(专家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2021年“考古中国”报道,考古人员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 700年至 4 500年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其既有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又有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这些发现可佐证,此时期(       )
A.浙江地区最早培植出了水稻B.文字创造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C.社会活动已呈现较强组织力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址城壕、专用玉石兵器、有大量随葬品的显贵大墓及专用的贵族墓地,以及散见于遗址内的非正常死亡遗骸等,这些发现可以用来证明(     
A.阶级分化和斗争加速国家出现B.城市是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
C.中国华北地区最早出现了国家D.当时中国南北联系日益加强
2023-05-19更新 | 5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D.畜牧水平的提升
2023-01-12更新 | 608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考古发现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雕刻和装饰技术十分先进,其装饰技法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镶嵌玉技术,也源于良渚。这说明(          
A.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B.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良渚文化已经具备国家形态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
C.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时间遗址出土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
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墓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鹳鱼钺图”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姚良渚镇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