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中央集权思想的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B.韩非子C.孟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
A.孔子B.墨子C.韩非D.老子
2018-04-08更新 | 199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2017-10-22更新 | 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填空题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他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他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0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联考历史试题(大邱庄中学等四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一主张应属于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2021-02-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回答哀公问政:“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中庸》

治法明,则官无邪。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这样,及时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表机构的代表签发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恩格斯1891年《<法兰西内战>导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思想家关于约束权力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是如何防止滥用权力的。其主张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恩格斯约束权利的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荀子·强国篇》:“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轻慢),古之吏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人尚未摆脱边地陋俗B.秦国社会治理井然有序
C.秦国成为最强的诸侯国D.郡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2016-11-27更新 | 27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历史
10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法家
B.道家、墨家、儒家
C.墨家、儒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