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春秋末期) 范袭耕作于五湖,教当时落伍于中原的当地越人制陶、养鱼等技术,使该地制陶、养鱼技术富甲天下: 提出“经济循环”、“积著之理”、“待乏原则”、“完物上种”、“薄利多销”、“资金流转”、重视地利“平来齐物价格”理论;其贸易范围之广,南及楚、越,北达辽东,西逾晋陕。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摘编自侯同江韩立样《商圣范蠡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范蠡务农经商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范蠡发展经济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析。
2018-05-09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历史试题(第一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2019-01-30更新 | 2636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6届河北鸡泽县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周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期间,“设法而不用,无奸民。”“(此前)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孔子当政后,“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孔子注意关注民生幸福
B.孔子主张“诚信”经营,发展经济
C.孔子的思想由儒家变成了法家
D.当时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孔庙的历史沿革

产生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
初建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
发展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显示出“庙学合一”的功能;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国。
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
鼎盛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
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式样的孔庙;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362座孔庙。

——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


据材料,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说明:提取两点信息,并加以说明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387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
A.要体贴他人B.应贵贱有序C.行政为本D.人际关系要和谐
8 . 面对社会疾病,孔子从不向神灵祷告。他主张“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君子言有物,行有格,此以生不可夺志,死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由此可见,孔子
A.拒绝祷告是由于他不相信鬼神存在B.主张尊敬神灵的同时尽量保持距离
C.认为用实际行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D.明确否认神灵祷告对社会的推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朗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道:“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10 .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

(1)古代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具体的主张?

(2)试举一例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并分析这一相对和谐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3)上述分析中,你认为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