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
A.国家走向统一
B.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C.权力趋向集中
D.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来有消极作用的有
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②③④
2018-04-10更新 | 155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是一个优秀的立法家:他消灭了过分专横的寡头(oligarchy)政治,使贫民获得了解放,并制立了雅典“平民政体的祖制”,在他创立的政体中,各个因素都被融汇一致,并各得其所。它保留了“亚留巴古布利(Areopagus)”(元老院)的寡头作用(尚富政治),“执政人员的选举规程”则以才德标准(尚贤政治)为重,而代表大众的意志(民主政治)是“公审法庭”。元老院和执政人员的选举法依照雅典旧制,梭伦只是在他立法时加以承袭;在他的立法中,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为公众法庭陪审员的机会,这确实是注入了民主精神。在这一点上,梭伦也备受不少批评家的责备,他们认为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付与了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实际上使另外的两个因素从中被消灭了。

——政治学(Politics),亚里斯多德著

材料二卫鞅(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1)根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性质上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都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但是两者在处理方式存在不同,请问有何差异?二者对后世的影响上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5 . 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A.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
B.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
C.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
D.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42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主持变法。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主张,对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

李悝变法方案,首先以法律形式公开宣布废除自商周以来一千多年的奴隶制世卿世禄制度,一大批新兴地主阶级的“士”进入国家统治机构,上升为统治阶级。该措施为建立封建官僚制奠定了基础。李悝变法还制定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统一法律——《法经》。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法典,是集先秦法制的大成者,它不仅为李悝变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成为后世法典之蓝本。李悝变法还以法律形式宣布在魏国废除井田制,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开战国时期确认土地私有制之先河,确立了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尚志迈《李悝变法的意义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悝变法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变法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国时期,正是基于商鞅和秦孝公等顺应了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大胆变法,才为秦国最终奠定了大一统伟业。

——《重大改革》

材料二   历史不能重演,商鞅变法的恶果是不能以秦国暂时强大来抵消的。商鞅式的强国之法趋人步入功利追逐,必然导致日后的治理危机,社会不和谐而崩溃之日近矣。

——《再评商鞅》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并概述其意义。
(2)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评价角度有何不同?综合两则材料,从史学研究视角,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8 .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靠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
(2)据材料三,析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
9 . 下列对商鞅变法所造成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私有土地的法律地位
B.建立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
C.促进了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D.建立了取代分封制的行政区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