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
A.法治思想盛行B.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C.政府以民为本D.社会公正受到关注
2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38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其威势也。”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A.“法不阿贵,绳不挠曲”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节俭则昌,淫佚则亡”D.“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
2020-02-20更新 | 128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泰安知行学校高二历史必修三模拟训练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38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道家
B.道家、墨家、儒家
C.儒家、墨家、法家
D.儒家、法家、兵家
8 .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2017-10-22更新 | 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花似锦,宋代中国科技星光灿烂。
材料一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俭而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材料二
从这种经济结构中(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导兼有自耕农所有制)涌现出来的大批中小地主以及自耕农,对于土地经营与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热忱,社会生产在大力推动下快速发展,农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大大增加,商品经济也有长足发展,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多个。理学家们直追‘理’本体的思辨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对于规律的认识,‘格物致知’——‘物物有理’论则号召人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研究中了悟物理。政府对冯继升、唐福、项绾、郭洛、高超等难以计数的能工巧匠向国家进献的军械、武器、工艺等给予鼓励和奖赏。同时也继承了唐代的科技成果。
——冯天玲、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摘要
(1)从司马谈对儒、法的两家的评论中任选—家予以评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先秦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A.无为而治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