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12次组卷 | 10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赛文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晋景公十二年(前588),“晋作六军”。对此,杨伯俊注曰:“晋原有三军,此时增置新中上、下三军,共六军。三军原各有将佐,计六卿,今增置新三军,亦各有将佐,增六人为卿”。新增的六人是: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雅、赵旃。其中多为赵氏、韩氏。“晋作六军”可用于说明,晋国当时(     
A.世卿世禄趋于解体B.晋卿势力不断膨胀
C.宗法体系逐渐强化D.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2023-06-01更新 | 583次组卷 | 10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所示为春秋时期《左传》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春秋时期晋国(     
《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伯氏矣。’”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晋国赵简子临阵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参政),人臣隶圉免。”
A.郡县的主要功能是守边防B.县制具有分封食邑的特征
C.国君的权威进一步被削弱D.分封制受到郡县制的冲击
2022-07-25更新 | 770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四)

4 . 《史记·田齐世家》记载,田常弑齐简公后,“惧诸侯共诛已,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至田和时虽然齐国已事实上尽归田氏,但田和依然托魏文侯请周天子将他列为诸侯,列于周室。这表明当时(     

A.诸侯国的卿大夫并未掌握实权B.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C.共主观念仍具有一定社会土壤D.新兴地主阶级致力于变法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却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表明(     
A.分封制下等级森严B.周王实际控制诸侯
C.天下共主名存实亡D.桓王注重睦邻友好
2023-10-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交制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B.诸侯纷争有效解决
C.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D.阶级矛盾得以缓和
2022-12-04更新 | 342次组卷 | 28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说明当时
春秋时期的战争(部分)
时间事件
前714年宋殇公不按时朝见周王,郑庄公率兵伐宋。
前713年鄙国公然违抗王命,齐、郑二国联合发动了讨伐鄙国的战争
前709年芮伯姬万因与其母矛盾而被逐居于魏国后,芮更立君,周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A.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发生B.周天子仍有一定政治权威
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D.传统宗法体系进一步强化
8 . 春秋早期,晋昭侯(大宗)与曲沃桓叔(小宗)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曲沃小宗取代晋侯大宗,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史称“曲沃代晋”。这一事件破坏了(     
A.礼乐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察举制
9 .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的目的是
A.为了扩张势力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C.建立封建制度D.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10 . 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
A.巩固了分封制度B.导致了王室衰微
C.有助于文化传播D.引起了诸侯纷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