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12次组卷 | 10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B.周王室衰微C.社会和平稳定D.儒学居主导地位
2022-07-07更新 | 1502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记》载,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齐鲁会盟中,鲁国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要求齐国退还占领鲁国的土地,齐桓公不得已订立了盟约。随后,齐国按盟约退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这反映了当时(       
A.齐国确立霸主地位B.重诺守信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C.传统礼制影响犹存D.会盟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2023-04-09更新 | 75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以温地置县后,先是任命狐溱为县大夫,继之者为阳处父,再后为郤至,接下来则是赵氏,四者并非亲属关系。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的萌生B.王室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C.宗法关系的瓦解D.晋国已经取消了世官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时期,鲁国拥有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如风姓的须句和颛臾、姜姓的向、祁姓的祝、姒姓的鄫、妘姓的鄅等,这些族姓的人都以“鲁人”自称。这反映了当时(     
A.分封体制有所发展B.鲁国建立起地区霸权
C.民族交融走向深入D.区域共同体逐渐形成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四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工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
(3)材料三体现了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你能列举出一个今天在经济上与宗法制联系的现象吗?
(4)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7 . 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如表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左传》僖公四年,许君卒于齐桓公伐楚军中,葬之以侯,礼也。
《吴语》吴王对晋人说:“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
A.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B.礼崩乐坏形势日趋严峻
C.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D.五等爵制推动社会转型
2023-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11卷引用:黄金卷08(15+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8 . 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说明(     
A.盟约对诸侯具有政治约束B.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C.荣辱与共的宗法宗族观念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思想
2022-12-09更新 | 510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晓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C.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2022-12-14更新 | 885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致远实验学校、固镇县汉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面是关于春秋时期“出奔”(出亡、逃亡)现象的一些记载。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记载出处
“九月,夫概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棠溪氏。”《左传·定公五年》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九》
“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左传·昭公三年》
A.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宗法分封制遭到了冲击D.社会转型推动了人才流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