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规定,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该规定(     
A.打击了封建的地主阶级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C.革除了落后的社会风俗D.废除了旧的土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利用政权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文化结合起来。这表明,商鞅变法(     
A.以血缘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B.注重对秦文化的改造与整合
C.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D.使秦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
3 . 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B.奖励军功C.推行县制D.奖励耕织
4 . 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上世是“天地设而民生”的时代,“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中世是“上贤而悦仁”的时代,这是说推选贤者来主事;下世是“贵贵而尊官”的时代,国家建立,君主、职官和禁令也都有了。据此可知,商鞅认为
A.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文明产生B.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C.应当尽快建立血缘等级制度D.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核心动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历史上系统提出并实践重农思想是在战国时期。下列体现商鞅重农思想的措施是
A.推行县制B.统一度量衡
C.鼓励耕织D.实行二十等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2020-06-18更新 | 1399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度
2019-05-14更新 | 449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
9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64次组卷 | 18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的主要意义在于
A.是灌溉农业的一大进步
B.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D.确立了以小块土地为特征的小农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