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以下户籍管理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B.加强了地方统治
C.瓦解了宗法制度D.扩大了统治区域
2022-07-20更新 | 2585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75次组卷 | 181卷引用: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3 . 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军功之士,二是文士,三是宗室贵族。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功之士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关东六国,则是文士和宗室贵族所占比重较大。这三类人在各国官僚队伍中所占比重的差异缘于
A.变法运动在列国风靡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士人阶层的强势崛起D.世族世官制度的消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学者在论及商鞅变法时指出:“变法的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的改革-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改变、风俗习惯改变。”下列文献史料,可以对其佐证的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④“有事请殹(也),必以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不断变化,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实是一种土地公有制
B.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C.战国的商鞅变法全面肯定土地私有制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形式,自唐代开始实行
6 .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022-11-25更新 | 520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淮南子·要略》记载:“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由此可知,该书认为秦国(       
A.具备法家变革的土壤B.社会道德水平低下
C.落后的民风催生变法D.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8 .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由此看出商鞅的思想主张是
A.是古非今B.变法革新C.隆礼重法D.兼爱非攻
10 .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较为彻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迅速推广D.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2020-01-17更新 | 254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