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道家部分学者的观点。这些观点(     
学者观点
老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庄周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A.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B.体现了唯物论的倾向
C.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D.寄托了对逍遥的追求
2024-02-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9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材料二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


问题
(1)材料一中“礼”是指什么?在作者看来,礼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观点出自谁?作者站在什么视角看问题?
(3)请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中观点的异同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治民观

赋税观

节俭观

生态观

诚信观

货值观

居敬行简

敛从其薄

宁简毋奢

取物有节

无信不立

待贾而沽

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戒奢从简D.以民为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2022-10-25更新 | 223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22-02-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孔子指出,一个人在自我实现的时候,也应充分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个人在充分尊重个体人格的基础上,协调人际关系,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目的。这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B.“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
C.“兼爱”的思想D.“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老子认为战争给人带来的是巨大的痛苦,“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夫佳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表明老子
A.渴求稳定的社会秩序B.反对不义的争霸战争
C.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D.主张系统的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社会应该是“小国寡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而应“弃之不用”,百姓应回到“结绳记事”状态,只有如此,社会才可重新回到“淳朴状态”。这反映出老子思想的特点之一是
A.悲天悯人B.悲观保守C.赞同变革D.博大精深
2020-02-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商周历史文化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016-11-27更新 | 3396次组卷 | 135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