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荀子主张“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韩非手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墨子倡导“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一同天下之义”。这些言论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B.有利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
C.体现了各派思想的相互接纳D.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墨子》中说,天帝经常监察人,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这主要反映了墨子思想
A.严厉批评儒家现实主义
B.体现下层百姓精神诉求
C.构建中国最早宗教信仰
D.为统治者营造集权氛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淮南子·要略》记载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仿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材料表明墨子
A.始终认同儒家的思想主张B.主张用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C.非乐节葬的平民价值理念D.顺应自然的和谐处世之道
4 . 《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
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墨家学派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墨家提倡“刻苦简朴”、“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因为其是
A.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
B.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C.下层平民的代表
D.知识分子,士人的代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思想有非儒即墨之说。但秦以后,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20世纪初,墨学再热。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20世纪初墨学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
A.墨学民主平等主张迎合时代需要B.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应对民族危机
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D.知识分子借墨学提倡社会公平公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觉即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这种日常现实世间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据此对儒家思想分析正确的是
①“礼”与“仁”两者相辅相成,要把外在形式的“礼”内化为人的精神自觉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其主张贯穿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④教导人不仅要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社会责任感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