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一人才观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D.“尚贤”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写作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他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结合史实写一篇关于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历史短文。
写作要求:
(1)任选一家为代表。
(2)以文章的形式呈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
(3)史论结合,表达准确,语句通顺。
(4)内容包括: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产生的影响。
3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2020-12-21更新 | 258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0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儒墨社会关注点存在差异
C.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
D.墨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春秋战国时期某显学学派提出:“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这一学派
A.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B.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C.代表作《道德经》为后世道教提供理论D.备受秦王嬴政赏识成为治国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完全--致D.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
B.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
2020-05-28更新 | 186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C.“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D.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2020-07-23更新 | 17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书记载,墨子曾师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后“背周道而行夏政”。其构建的兼爱体系中所用的孝、慈、仁、义等术语,基本上是儒者惯用词汇。这表明墨家思想
A.追求尚同的治世思想B.认同儒家的部分理念
C.根植于夏商历史传统D.并未突破儒家的藩篱
2022-03-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墨子说:“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这说明墨家思想
A.适应社会变革需要B.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C.在争鸣中发展完善D.对儒家思想的褒扬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