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他们对中国古代立法有如下见地:

据此,可推知先秦立法
A.取向公平公正B.强调因势制宜
C.追求礼法结合D.重视社会和谐
2021-05-05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C.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2021-04-25更新 | 6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战国末期韩非子游学楚国归来,在韩国没有得到重用;而秦王嬴政看到他的文章则赞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并最终引进韩非子到秦国。韩非子在秦国的隆遇说明
A.法家思想更符合秦王的统治策略B.秦国已具备统一六国的军事条件
C.法家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D.秦王有包容各国人才的政治胸怀
2021-04-20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关于汤武革命,《韩非子》中记载:“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这反映出韩非子
A.抨击尧舜禅位让贤的虚假性B.警示君主加强集权防范臣下
C.主张采取分封制度统御子民D.吸收借鉴诸子百家思想精华
2021-04-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韩非子显学》云:“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一观点反映了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世卿世禄制被打破
C.三公九卿制度确立D.士族制度逐渐形成
6 . 孔子之所,子夏和荀子等人在全国各地办私学.后来的很多著名人物都在他们的私学里学习,李悝、魏文侯、商鞅、兵圣吴起都是子夏的徒弟,韩非子和李斯等人都是荀子的徒弟。这说明
A.儒家对百家争鸣有促进作用B.法家是儒家的一个分支
C.诸子百家存在共通之处D.诸子思想皆根源于儒家
2021-03-17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1届高三3月尖子生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庄子倡导“乘物游心,亲近自然”,韩非子强调“抱法处势”。蕴涵在这些思想中的共同追求是
A.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B.解决民众基本的生存问题
C.实现理想的社会人格D.建构稳定和谐的礼乐秩序
2021-03-05更新 | 357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福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法家代表人物吴起先后拜大儒曾子和子夏为师,在楚国实行变法期间,他以身作则,忠实履行“信”“义”二字;荀子则认同法家加强君权的主张,其弟子李斯和韩非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了法家思想的发展。这种现象说明
A.法家思想源自于儒家B.战国时期儒法相互借鉴吸收
C.儒家和法家本质相同D.尊崇“信”“义”成为时代主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战国时期,义利观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利少而义多,为之。

——荀子

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利之所在,民归之。

——韩非子

材料二 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

——墨子

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韩非子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义利”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评析材料二所反映的义利观有何意义。
2021-01-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预测模拟历史试题(A卷)
10 . 韩非子自知其法严峻,但他却不以为恶,其理由是“当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之时,并不是憎恨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据此,韩非子
A.要求对人性进行遏制B.强调法治立足于民本
C.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D.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020-12-25更新 | 445次组卷 | 17卷引用:湘豫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