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烈侯任公仲连为相。公仲连“选练举贤,任官选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深得赵烈侯的信任。与公仲连这一做法相一致的思想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2020-08-02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记载,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面抨击墨子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批评墨子的学说是“役夫之道”。这说明,墨子的学说
A.反映了平民阶层的要求B.抑制了统治阶级的暴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2019-09-29更新 | 38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东北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等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这一主张
A.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B.得到了当时各国国君的推崇
C.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2018-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佛山一中度高二上学期段考历史文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下列选项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民贵君轻B.节俭、尚贤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
7 .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秦诸子均
A.重视道德的作用B.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具有改革的精神D.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8 . 百家争鸣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其共同的政治目的可能是
A.恢复周礼B.建立君主专制
C.维护统一D.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2-03-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文)试题
9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2020-12-21更新 | 258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0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儒墨社会关注点存在差异
C.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
D.墨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