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2 道试题
1 . 东海西海,心同理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时期     中国西方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人是政治动物……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这是所有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如果一个立法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王阳明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志为转移。(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摘选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们协议联合组成他们生活在其中的政府,将一部分权利交出,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为了确保社会约定的实现,必须分权而治, ……立法权属于人民,执行权和对外权属于政府或君主;执行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

     --洛克《政府论》


(1)阅读时期①的两则材料,写出这一时期的大致时间,归纳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道德和政治关系的看法及共同点。
(2)阅读时期②的两则材料,指出王阳明和路德在目标与思想方法中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东西方产生这一共同变化的时代背景。
(3)阅读时期③时期两则材料,指出黄宗羲和洛克思想的本质区别,请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2-03-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想了解孔子的思想,应该研究他曾整理的、或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相关典籍。如
①《春秋》   ②《论语》   ③《史记》   ④《道德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陆。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カ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カ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传说,禹在早年克己为公,全力治理黄河,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至此遭到破坏。

——摘自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二分册


(1)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化?你认为这一变化是必然还是偶然?请简单说明理由。
(2)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作者思想倾向如何?
(3)为什么上古时期的历史记忆常常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传承下来?你如何评判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要了解上古时期的历史,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
2021-12-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
①兴办学校,收徒讲学   ②强调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③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④主张以礼法治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11-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
2021-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B.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统治者应多管齐下,恩威并施D.用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8 . 观察下面《孔子周游列国图》,有学者戏称孔子的周游实为“颠沛流离”的“穷游”。孔子出现这窘况的主要因素是
A.孔子学识才能B.自身经济实力
C.时代发展潮流D.学术辩难环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便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实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生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


据材料一,说明反对孔子的理由。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孔子的理由。
2021-09-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