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到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公元前494年,当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拒绝作战,带武器离开罗马,史称“平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会获得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Tributa)称号,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公元前454年,罗马成立一个由贵族和平民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法典,并刻在10个铜袁上。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请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春秋时期郑国的“铸刑书”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差异,并完成以下表格。

“铸刑书”《十二铜表法》
背景(1)经济:        
(2)政治:①        ②贵族垄断法律③        
(3)思想: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4)政治上:        
目的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贵族:主导法律的制定,维护自身的利益。
(5)平民:        
性质新兴地主阶级于奴隶主阶级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6)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贯彻执行。(7)        

2 .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认为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在“利”上;道家认为人的本性为自然性,社会性是自然性的异化表现;儒家认为道德是人们生活的最高层次,礼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这说明先秦时期
A.人的属性成为讨论点之一B.人们主体意识觉醒
C.唯物主义的思想已经形成D.思想领域多元开放
3 . 从他们“恃势不恃信”“贵法不贵义”“恃术不恃信”等价值判断中可以明显看出其价值取向的 实际目标和对非君权价值的排斥。据此推知,材料中“他们”所属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4 . 《韩非子饰邪》指出:“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这一主张
A.彰显法治的普世价值B.旨在强调公私分明
C.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固D.要求实现政令畅通
2020-10-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认识和评价商鞅变法时要注意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 贫则重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商君书·弱民第二十》

材料二 商君假孝公之势,变法于秦,其不朽之功,众口皆碑。法家之理论,实绩卓著,不仅促成强秦之一统,且亦支撑我国封建帝制达二千余年。方今中华共和,荡涤积秽,崇尚法治,然世人多道西方之法,殊不知商、韩已倡此二千年矣。数典忘祖,得无傎乎?

——陈奇猷《商君书·前言》(1990 年)

材料三 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

——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商君书》中的“治民方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富国”“强兵”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三,概括两者评价商鞅变法和先秦法家的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指出今人评价商鞅变法时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6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2)任选材料中的两个人物,谈谈其思想的现实价值。
7 . 一个动荡的时代,常常使人们对既定的价值产生怀疑。春秋战国时期,否定“既定价值”最典型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
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9 . 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如果抛开其中的专制主义等不良成分,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

——摘编自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

材料二罗马人在公元前449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随着罗马人的征服,立法者们创建了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适用于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他们建立起一些原则,即被告在被定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允许法官废弃那些不公平的法律条款。罗马法有助于帝国内分散的地区一体化,罗马法律的原则直到帝国消失之后的漫长时间里,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法家的治理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分类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据上述材料,归纳先秦法家与罗马法在“正义”标准和民众“权利”上的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