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2019-01-30更新 | 4625次组卷 | 9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48次组卷 | 90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4 .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2017-10-22更新 | 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秦亡以后,历代统治者大多耻于与法家为伍,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理论面临着要么改变、要么消亡的命运。”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法家思想
A.是主张专制集权的思想理论B.不利于政治局势长期稳定
C.是秦朝暴政形成的理论依据D.违背了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