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2022-06-22更新 | 9365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04)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

材料二   “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须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卷6,景帝第


(1)材料一中观点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简述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 . 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重法爱民而霸”;韩非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据此可知,二者都
A.遵循传统礼乐制度B.旨在提倡民本思想
C.主张明君治理国家D.反对贵族徇私枉法
2022-01-01更新 | 58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考前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上述思想主张
A.探索国家的政治与治理B.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C.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D.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以下能体现这一学派主张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21-12-10更新 | 15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1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021-10-03更新 | 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广雅中学2021-2022学高一年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春秋时期管仲在《侈靡》篇中提出“俭则伤事”,“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善而未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可知,管仲主张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戒奢从简与民休息
C.调整消费以刺激生产D.发展经济称霸诸侯
2021-09-04更新 | 332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
墨子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韩非子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
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2021-06-08更新 | 532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道家、墨家
C.道家、儒家D.儒家、法家
2021-05-08更新 | 229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战国时期道家、儒家、法家的部分思想家对“诚”“信”的相关认识。下列各项对表格信息的解读合理的是
战国时期部分关于“诚”“信”观点简表
派别认识
道家《庄子·杂篇·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儒家《孟子·离娄》“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法家《商君书·修权》“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

A.道家只重视个体道德自律B.法家重视法治而忽略诚信
C.诸子诚信观以儒家为渊源D.三家的诚信观有一定共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