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孟子所重视的“制民之产”,首要的就是分配田产,做到“井地之均”。荀子用“各得其宜”来表达“均”的内涵,通过“隆礼”而实现“上政均平,故民齐-____”。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     
A.重建社会秩序B.平均分配财富C.恢复井田制度D.实行礼法并施
2 . 下表是诸子百家的观点。据此可知,诸子百家(     

孟子

“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梯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关。”

墨子

“ 仁之事者 ,利人乎即为 ,不利人乎即止。”

孙子

“ 故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 , 国家安危之主也。”

管子

“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A.思想出现融合现象B.迎合了地主阶级需求
C.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下列项中,属于战国时期新兴且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学派观点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期的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大部分务农、从军。至春秋晚期,士开始转变成为具有游动性质的士人,主要延续文事的传统,或仕宦,或教学。这一现象(     
A.强化了封建贵族的统治B.缘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C.反映了阶级结构的变化D.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
2024-05-06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自然总有许多“有心人”对这种时势生出种种的反动。“有心人”的“反动”反映出(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B.意识形态受社会变革的影响
C.儒学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6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言论属于上述学派的是(     
A.“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D.“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2024-05-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吴起(前440—前381),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面对战国的社会现实,吴起认为“内修文德”与“外治武备”是相辅相成的,他告诫魏文侯只“修文德”不“治武备”无法确保国家安全,提醒魏文侯不要重蹈“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的历史覆辙。他在《吴子》中还指出,军事人才的选拔任用必须“简募良才,以备不虞”,认为通过“礼”“义”的教育可以提高军人的思想觉悟,可以形成“进死为荣,退生为辱”的荣辱观,必须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增强其守纪观念。《吴子兵法》从战争观、治军思想、作战思想三个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备、深刻的军事思想体系,反映了战国初期军事斗争的实践经验。

——摘编自付海滨、薛国安《〈吴子兵法〉军事思想综论》

(1)根据材料,概括吴起军事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吴起的军事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孟子则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春秋战国时代士的“共同的特点”是(     
A.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B.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政治主张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2024-04-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出现了一批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曾一日之内向齐王推荐了七位有才能的人,其死后,“诸弟子三千人为之缭绖”,其他稷下先生如孟子、邹衍、荀况、慎到等皆属名流,带徒人数也十分可观。由此可知,稷下学宫的办学(     
A.推动了社会转型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B.体现出诸子思想的互相融合
C.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和转变D.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29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部分政见,下列思想(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
A.体现了儒家的主体地位B.说明了分封制开始崩溃
C.体现了诸子思想的融合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2024-04-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