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所以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发展了新儒学B.朝中大臣均为儒家弟子
C.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D.其他学派的主张不适应治国
19-20高三上·天津南开·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谥号中“孝”体现出
A.嫡长子承袭的原则B.宽厚待民施以仁政
C.大力推行尊崇儒术D.事亲事君伦理道德
2020-03-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所示《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其“讲学”内容应是
A.儒家“五经”B.《道德经》C.《四书章句集注》D.《墨经》
4 .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
A.“推恩令”的颁布B.边疆地区得到巩固
C.“丝绸之路”开通D.儒家学说受到重视
2020-01-21更新 | 3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处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四书”“五经”的流传
2020-01-13更新 | 156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董仲舒崇拜君权,神化君权,主张“一统乎天子”,把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 一概罢黜不用,专用儒术。这种思想
A.传承了孔孟儒学的思想主张B.促成了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开始出现
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D.造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固化思维
2020-01-10更新 | 566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2019-12-28更新 | 1721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卷
8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019-11-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贤良对策治春秋,抑罢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中的场景最早开始于(  )
A.秦始皇时期B.汉高祖时期
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
10 . 如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情况示意图。这种变化反映了汉代
A.法、儒以外学派的消灭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外儒内法的统治方式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