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从秦朝到西汉中期,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几经变化才最终确定下来。这种变化的顺序是
① 儒家                      ② 道家                  ③ 法家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2 . 下图是《汉代讲经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A.法家学说B.儒家学说C.道家学说D.兵家学说
2020-05-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5月阶段性调研历史试题(等级考)
3 . 思想与统治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以下是东周时期三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

甲:“桀和纣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得到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

乙:“礼制、刑法只会使社会更加混乱,应无为而治,恢复‘小国寡民’的社会。”

丙:“人性本恶,无法教化,只有以赏罚才能控制人的行为。君主只要善用法、术、势就能控制全国上下,巩固君权和提升国力。”


回答:
(1)图中的“封建崩溃”和列国的“力求富强”分别是指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二,判断材料中的三个人分别属于哪家思想学派并简述判断理由。
(3)这三家学派的思想,在秦汉时期如何“被国君采纳”以期达成“富国强兵”?
(4)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统治思想出现了一种怎样的趋势,说明了什么?
2020-05-13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5月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4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发展为时代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
5 . 治国思想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注:《小学》《大学》为儒家经典)

——《三字经》


(1)材料涉及的儒家思想主要有哪些?承载这些思想以《三字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儒、法、道三家的思想在以后中国古代王朝中经常被统治者借鉴。请以西汉王朝为例,简要说明统治者是如何利用三家思想治国理政的。
2020-04-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到了汉武帝时代,这种“思想模式”的内涵是
A.独尊儒术B.儒法并举C.崇儒抑法D.儒表法里
2020-03-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侧是汉代画像石《传经图》,描绘了汉代儒生传授经学的情景,其中的经可能是
A.《道德经》B.《山海经》C.《金刚经》D.《易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019-11-23更新 | 203次组卷 | 35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6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等级考历史试题
9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0 . 海昏侯墓钩沉汉代海昏墓的发掘是建国以来一次重大考古成果。

材料一:刘贺(前92-前59年),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曾嗣位昌邑王。昭帝驾崩后,被拥为帝,27天后被废。元康三年(前63年),又降为海昏侯。33年中经历王——帝——侯三种身份转变。

材料二:墓中出土的数千枚竹简进行初步识读,已知其中的内容有《论语》《易经》《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还有农书、方技类文献。

材料三:在墓主遗骸腰部放置的一枚刻有“刘贺”的白色玉印。文献记载,西汉要求王侯每年八月给朝廷献金,在出土的金饼上发现有“臣贺……元康”等字样。



(1)材料一中“昌邑王”一类的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2)材料二出土的竹简内容有何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断定墓主身份是刘贺?
2019-10-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7年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