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逆时与顺时:

儒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形容孔孟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


问题
(1)结合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该如何解释把孔孟视为“逆时之士”,而把荀子称为“顺时之士”?
(2)董仲舒又是如何顺时而为的?
2019-10-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十四校2016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2 . 由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我国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本质上反映的是
A.专制体制的确立阻碍思想文化进步
B.中国古代思想百家归儒的发展趋势
C.国家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趋势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加强
2019-10-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十四校2016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汉代画像石中的《讲经图》,他们所讲的“经”主要是
A.儒家典籍B.道家经典C.法家谋略D.学术概论
2019-10-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儒学成为古代中国的官方哲学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共同原因是
A.道德感召
B.信徒日众
C.君王爱好
D.统治需要
2019-10-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上海理工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2019-10-19更新 | 204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卷
6 .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长期流行
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
C.重文轻武D.闭关锁国
7 . 秦汉时期,统治者分别实行过三种治理国家与社会的不同模式
①“道家模式”②“法家模式”③“儒家模式”
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8 .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对材料所述现象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严刑峻法的现象有所改变
B.执法中渗入儒家伦理观念
C.儒学在汉武帝时地位较高
D.儒家伦理已完全取代法家
9 . 两汉期间,山东的邹、鲁流行一句俗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这里的“经”主要是指
A.医卜历算
B.诸子百家
C.诗书易礼
D.佛教经典
10 . 《明史》载“丁未,帝(崇祯)崩于万岁山,御书衣襟曰:……上干天咎……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材料反映了崇祯帝的政治观是
A.民贵君轻
B.爱无差等
C.天人感应
D.君权至上
2019-09-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