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现代学者徐复观指出:“通观古今中外,学术与政治,必有一相当距离,使其能在社会上生根,学术乃有发展可言,政治乃能真得学术之益。所以仲舒一时的用心过当,终于是贻害无穷的。”该学者认为汉代(     
A.学术研究背离孔孟之道B.治国主张脱离现实政治
C.传统信仰体系亟待重建D.儒学沦为政治统治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元朔五年始设太学,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昭帝时,增加至百人;宣帝时,增加到二百人;元帝时,增加到一千人;成帝时,已到三千人。太学的发展反映了(       
A.儒学政治地位不断提高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国家教育体系日趋完善D.文人学士备受社会尊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朔元年,汉武帝下诏兴廉举孝;元朔五年,下诏劝学兴礼,“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吏通一艺以上者,请皆选自择以补右职”。这些举措(     
A.促进了儒学体系的革新B.提升了儒学的政治地位
C.旨在罢黜其他学派思想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思想派别及作品数量。该时期是(       

派别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数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任职地

事迹

刘陵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6-09更新 | 10030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直升班年级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诏:“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心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宣帝的诏书,反映出
A.家庭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黄老哲学是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C.小农经济的发展导致伦理的丧失D.统治者利用法律儒家化巩固政权
2022-05-31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皇帝的支持下编撰《汉书》。他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以来各种图书分为六大部类,即“六略”。第一部类是最重要的典籍,其中按重要性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和小学等。《汉书·艺文志》的书目分类及排列显示出
A.统治者倡导文化多样化发展B.史书编撰成为官方垄断事务
C.儒家思想仍然处于主导地位D.思想活跃带动文化交流繁荣
2022-04-22更新 | 38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西汉墓室中有刑渠哺父、董永事父等孝子图,这些孝子在生前并未得到官府表彰。东汉时期,不仅史书中记载了官府表彰孝子的情形,部分孝子的事迹还被官府绘制成像册供人传阅,用以训诫民众。这表明东汉时期
A.以孝治国理念缺乏社会基础B.察举选官制度臻于成熟完善
C.农耕经济发展重构丧葬传统D.儒家伦理政治化的趋势明显
2022-04-16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后期,不少皇帝亲自讲经,参与儒士的学术论辩。汉代实施通经致仕政策,于是“遗子黄金满籝(箱笼一类的器具),不如一经”广为流行,当时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据此可知,儒学
A.开始在官方处于独尊地位B.是选拔官员唯一标准
C.导致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D.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史载,汉初陆贾时时称《诗》《书》,为汉廷出使诸侯,定南越,除诸吕贡献力量;博士叔孙通自荐为汉制朝仪,朝仪成,刘邦感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贵。”这些现象反映出汉初
A.新儒学的地位得到提升B.儒学文治功用得到发挥
C.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D.儒士顺应潮流变异儒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