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7次组卷 | 58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初,民间商业借贷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等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政府制定法律对民间借贷进行调控,规定了贷款利率。政府这些做法旨在(     
A.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定B.规范商业交易行为
C.推动官营商业的发展D.抑制社会经济活力
2022-11-14更新 | 974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汉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皇帝颁布“罪己诏”是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春秋大一统”B.“独尊儒术”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
4 . 汉代,儒学对于国家体制的影响是比较表面的,当时的人已指出是“以经术润饰吏事”。以制度的实际渊源而言,“汉承秦制”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有明白详细的记载。由此推知,汉代
A.儒学未能占据社会主流地位B.儒学思想呈现法家化倾向
C.法家思想仍然具有重大影响D.儒家对中央政府并无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实力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不断侵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的统治权,并进行有效的经营。

——摘编自《汉武帝对西北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材料二   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了河南地、河西走廊等地区,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长期威胁。西汉加强了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性的防御体系。朝廷还组织屯田和徙民实边,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引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

——摘编自《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开发西北的措施及影响。
2021-12-01更新 | 169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曾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发现很多郡国监御史玩忽职守,地方许多问题没有及时奏报中央政府。为此,汉武帝(     
A.确立察举制B.设立十三州刺史C.实行“推恩令”D.发兵平定地方叛乱
2021-10-30更新 | 545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为打击诸侯势力,颁布“推恩令”,使“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制定《左官律》,限制诸侯网罗人才:实施“阿党附益之法”,打击地方或中央官员勾结诸侯的行为。这些措施反映出
A.汉武帝用法律手段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B.汉武帝尚儒的治国理念
C.汉武帝时已经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D.汉武帝加强君权的手段具有多样性
9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A.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B.以“天命”强化儒家的“民本”思想
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2021-04-1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数都来自于士阶层。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如商鞅初入秦就是通过游说得到秦孝公重用。……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夫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最著者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名流荟萃。其他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中(申)君,食客都达3000人以上。战国士人有着较强的自尊自主意识,号称“从道不从君”,在后世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

——班固《汉书·儒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