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记载出处
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
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
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
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
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2022-01-27更新 | 853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据《周礼》记载,其布局呈长方形。汉武帝尝试复原儒家经典记载的明堂,建立了符合阴阳五行之数的“亚”形布局的明堂,并成为独立建筑。汉代明堂形制的变化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新发展B.汉承秦制的需要
C.政权合法性的重塑D.国家经济的强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改变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树立忠孝风尚,汉武帝把以前的举孝廉制度化。《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汉武帝也推广文翁的做法,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三   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其宣扬的途径以及作用。
(2)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
2021-09-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书·儒林传》记载:“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迄于元始(汉平帝年号),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这反映了
A.儒学理论体系的完善B.儒学地位的显著提高
C.儒经对价值观的影响D.太学的文化辐射效应
2021-12-2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
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
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颜氏家训》中记载,隋朝统一之初,南方士人都讲究场面,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宁可让妻子忍受饥寒,也要保证车马服饰的整齐。北方士人则多靠妇人持家,精美的衣服和贵重的首饰不可缺少,夫妇之间也以你我相呼,不讲妇人敬夫的礼节。这反映出当时
A.妇女社会地位大为提高B.社会上盛行奢靡攀比的风气
C.传统儒家伦理彻底崩坏D.家庭成员地位存在地域差异
2021-10-1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剑桥插图中国史》记载,下图石碑“位于今山东省嘉祥的武梁祠内,立于公元151年。碑上绘有孝子老莱子。老莱子年已七旬,但像儿童一样手执玩具戏耍,以使父母感不到垂垂老矣。”这反映了(     
A.老莱子是最早的孝子形象B.儒家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C.汉代尊老已成为社会风尚D.社会教化印证儒家主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晋书·儒林传》记载,范宣“家于豫章,博综众书,尤尚《三礼》”,“尝以诵读为业”;“范宁为豫章太守,亦儒博能综,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这一现象有利于
A.稳固儒学的正统地位B.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C.地方掌握官吏选拔权D.提升政府官员的素质
2021-06-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史载:“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汉平帝年号),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这一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代
A.儒学地位的不断上升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情形彻底改变
C.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D.民间积极向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
2021-06-2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姬昌(周武王之父)是否称王在我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士人长期关注的大问题。唐朝刘知己、张守节、梁肃等认为姬昌应该没有称王。宋朝大儒欧阳修指责文王受命称王的观点是“妄说”。明清质疑的记载就更多了。这表明
A.禅让制产生的正统思想受到重视B.封建社会儒学思想观点源远流长
C.历史研究过程总是反反复复进行D.社会发展历史研究日渐受到重视
2021-05-17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