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记载没有纯粹客观公正可言
B.孔子形象与儒学地位演变相关
C.人物形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D.历史人物的形象难以达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相关记载
高祖时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
文帝时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
景帝时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

A.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
B.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
C.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
D.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3 . 海昏侯墓钩沉汉代海昏墓的发掘是建国以来一次重大考古成果。

材料一:刘贺(前92-前59年),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曾嗣位昌邑王。昭帝驾崩后,被拥为帝,27天后被废。元康三年(前63年),又降为海昏侯。33年中经历王——帝——侯三种身份转变。

材料二:墓中出土的数千枚竹简进行初步识读,已知其中的内容有《论语》《易经》《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还有农书、方技类文献。

材料三:在墓主遗骸腰部放置的一枚刻有“刘贺”的白色玉印。文献记载,西汉要求王侯每年八月给朝廷献金,在出土的金饼上发现有“臣贺……元康”等字样。



(1)材料一中“昌邑王”一类的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2)材料二出土的竹简内容有何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断定墓主身份是刘贺?
2019-10-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7年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著作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墨经》
B.《春秋》
C.《法经》
D.《四书章句集注》
5 . 据欧阳修、宋祁所撰《新唐史》记载,有唐一代记入忠义列传的有三卷59人,孝友列传的卷26人,烈女列传的一卷47人,外加循吏列传一卷26人,儒学列传三卷68人。据此可知,唐代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日益稳固B.科举考试以士人的品德为选拔标准
C.私学兴盛推动了儒学体系的完善D.科举促进了儒家教化思想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像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
C.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D.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2019-10-08更新 | 7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作为“世家”来记载。与之相关的背景是
A.司马迁记史不严谨
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
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D.世家大族掌握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登基为帝,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后被封为海昏侯。近年,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A.郡国并行制已废除
B.《汉书》的记载不足为据
C.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尚书》记载,周之文武将兴,兵渡盟津,白鱼跃入王舟;有火覆盖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动,变成了红羽乌鸦。如果按照董仲舒的思想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他可能认为
A.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B.汉武帝需要顺应上天意志
C.这是一种吉兆,是对周王美德的报答
D.这是一种凶兆,是对周王暴政的惩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