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A.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 .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2019-10-10更新 | 688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曾经实现了短暂统一的王朝是
A.东晋十六国
B.北魏
C.西晋
D.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2019-08-24更新 | 925次组卷 | 45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美达菲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
C.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D.社会生活的逼迫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019-08-23更新 | 1063次组卷 | 4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请回答: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019-06-28更新 | 384次组卷 | 3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形成性检测历史试题
18-19高二下·北京·期中
名校
10 . 下列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甲乙丙丁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
2019-06-13更新 | 289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