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3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656次组卷 | 8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四个朝代,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次序应是
A.魏、北魏、东魏、西晋B.魏、西晋、北魏、东魏
C.东魏、西晋、魏、北魏D.西晋、魏、北魏、东魏
2016-11-27更新 | 764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5 . 研究性学习题目。
材料一、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指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原文是“凡三往,乃见”。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百度百科“三顾茅庐”解释
材料二、“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材料三、三国时魏国人鱼豢著的《魏略》和西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都写道“亮乃北行见备”,即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
——《 “三顾茅庐”真的存在吗?》
(1)对于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根据以上材料你持什么意见?为什么?
材料四、史学理论家刘知几称史家有三长:史才、史学、史识,章实斋又加一史德,并称之为史家四长。所谓史学,是指史家所掌握的史料;所谓史才,是指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所谓史识,则是指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以及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所谓史德,则是指历史学家们的职业道德,简而言之,就是要求能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2)在对上面第一问的分析中,你使用了“史学四长”中的哪一个?
2016-11-27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天津天津一中高三上期零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