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2019-08-11更新 | 2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
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D.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
2019-07-24更新 | 218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5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
B.皇子争权现象频繁
C.官僚政治体系庞杂
D.皇权诉诸亲缘维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均田制规定,男丁(15-70岁)授露田40亩,实际授田却达80亩,政府收税只收40亩。这一措施
A.有利于政府准确掌握全国户口
B.不利于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
C.导致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崩溃
D.解决了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019-06-28更新 | 384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8-19高二下·北京·期中
名校
6 . 下列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甲乙丙丁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
2019-06-13更新 | 289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019-06-08更新 | 6877次组卷 | 4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毛C.麻D.棉
2019-05-07更新 | 34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9 .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
2019-04-08更新 | 12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0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2019-04-05更新 | 27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统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