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发布诏令:减轻田租,什五税一(即国家征收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作为田赋);释放奴婢;士兵还乡务农,以功劳行田宅……

孝景二年(汉景帝时期),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诏曰:“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二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由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再到十六国时期,北方更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流徙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持续发展。

——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
(2)材料二中的“交通网络”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交通网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至少写出三点)
2024-05-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的改革是全面性的,行政改革则是其中心环节……因为它代表着政治体制乃至社会形态的变化,其影响也不仅仅限于北魏一朝。由于太和年间在行政制度上的改革,总的导向是权力的集中,对后期的北魏政权来说也有利有弊。利在通过行政效应增强了国家的动员能力,从而在经济和军事上对南方形成越来越大的优势,为后世的统一打下了国力基础;弊在权力导致的腐败成了北魏分裂与衰亡的一个祸根。……此外,太和年间的行政改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官员的民族属性所带来的影响。

——严耀中《关于孝文帝行政改革的一些新诠释》


(1)据材料,指出孝文帝太和年间行政改革的总导向,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相关措施并概括其作用。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太和年间行政改革带来的利弊。
3 . 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从服饰演变中可知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二月甲子,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即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清政权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

材料二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有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材料三   19121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它说:“易服不易料。我国人民半恃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女孩子喜欢穿俄国风情的“布拉吉”。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班赐冠服”的实质和意义。归纳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和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4)20世纪50年代“列宁装”的流行反映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哪些特点?
2021-10-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统计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1)根据材料,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这种状况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汉至北宋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分析这种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选官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时,选举制度发生极大变化。他用州重(州望)15郡崇(郡宗)乡豪代替大小中正,用“无复膏梁寒素之隔”代替了门选,用“不通一经,不得为官”代替了二品系资。梁武帝时学校有所发展,建有国学,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各有学生数百。国学馆学生,不限贵贱,“皆引寒门隽才,不限人数”。梁时出现了“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监羊肆,寒品后门”,都要“随才试吏”。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

材料二   北宋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又称“封弥”)制度。不仅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弥官不得参与评卷,评卷官也不得参与封弥。又实行誊录法。规定誊录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誊录卷被称为草卷,评阅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还制定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结束。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梁武帝选举制度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其作用。
2020-03-1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两朝政府推行的大规模移民措施

时间移民措施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南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郡,以五十万人谪戍之。
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徙五万家于云阳(今陕西淳化)”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卫青逐走匈奴收复河南地,“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

材料二   东汉末年,原居我国北方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因气候变化、瘟疫肆虚,开始向长城以南气候温暖的农业区域转移。魏晋以来移民规模更大,游牧民族的内迁给黄河流域带来巨大的人地压力,而游牧的习性使他们把大片农田变成牧场和彼此厮杀的战场,原居的汉人只有移民才能求得生存。此时南方地广人稀、治安稳定,北方流民趋之若鹜,移民迁入长江、淮河流域,最远迁至闽江、珠江流域。其中不乏中原世家大族和政府官吏,许多官员连同原来治所内的人民一起迁徙过来,在侨置州郡县内继续行使职权。大量移民在南方定居下来,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陈衍德《中国古代移民问题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移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汉时期相比,魏晋时期移民的不同,并分析魏晋时期的移民现象的影响。

7 . 材料 西晋灭亡以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317420年)。在北方,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叫做十六国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世说新语·言语》有云:“(晋)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毫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按东晋元帝为南来北人的领袖,吴郡顾荣为江东士族的代表。元帝所谓“国土”,即孙吴的国土;所谓“人”即顾荣所代表的江东士族。从这二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窥知当日南来的北人的心理及江东士族对此种情势的态度。顾荣的答语,实际上是一种默契,即允许北人寄居江左,并与之合作。双方协定既成,南人与北人戮力同心,共御外敏,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东晋南朝三百年的世局因此决定。——摘编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东晋南朝显得死气沉沉,萎靡不振。为什么呢?一言蔽之,门阀政治把一切腐朽引到了极致。所谓门阀政治是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向地方普及的新兴士大夫集团,累世为官而形成望族,是一种讲究门第阀阅的贵族政治。东晋时期只有皇室司马氏与王氏共治天下,平衡秩序才得以维持,于是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成为东晋一朝门阀政治的模式。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历史纵横,列举东晋十六国并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归纳东晋南朝政治架构的基本概况,并进行简要评析。结合拓展材料,理解门阀士族在东晋南朝政治舞台中的重要地位。
2022-03-2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史料阅读的读、析、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观点一孝文帝只追求与汉文化相吻合,而忘掉了自己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础,它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宏观而言,无论怎样肯定都不为过。但对于北魏王朝、拓跋鲜卑前途命运而言,则怎样贬斥之也合情合理。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观点二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分别归纳两则材料的作者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追求与汉化吻合”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进行评价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汉化政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接受汉人士族文化之上。即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以此来巩固北魏的统治,并进而并吞南朝。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政治是以汉文化作为首要标志。这种变革于中国历史进程宏观而言,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但于拓跋鲜卑民族而言,无论怎样贬之也不过分。两极的矛盾评价就是孝文帝汉制变革的结果。就北魏朝的政治进程而言,孝文帝的汉化努力正是国家、民族危机的开始,也是文化上的一次倒退,它是民族文化的丧失。虽然从以后的事态看,鲜卑文化也有一定的回归,但是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孝文帝汉制变革所吸收的大部分却是汉文化的扬弃物,是对真正汉文化的打击,使得真正的汉文化在百年后才登上政治历史的舞台,走上正确的发展之路。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汉化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2020-05-1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 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它们的相似点是
A.都城B.疆域
C.开国者身份D.治国思想
2019-10-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