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
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2020-05-10更新 | 1329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5月质检文综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490年起,北魏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国势盛极时。这可以用来论证
A.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成为历史潮流
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不同
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020-02-1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五胡内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判断五胡内迁的主要方向是 (        
A.从西部到东部B.从北方草原到黄河中下游
C.从北方到南方D.从中原腹地到边疆各地区
12-13高二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A.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B.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5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如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秦朝、三国
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
6 .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2019-10-10更新 | 690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
B.皇子争权现象频繁
C.官僚政治体系庞杂
D.皇权诉诸亲缘维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至北朝前期,北方边境地区及部分内地一度盛行领民酋长、地方护军、军镇、地方行台等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到北魏孝文帝时期后,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
C.郡县制遭受挫折
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西晋东晋南朝
宗室外戚19%~38%7%19%~38%
世家大族49%~64%78%49%~64%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2019-03-30更新 | 594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9-01-30更新 | 4192次组卷 | 97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中高一下期中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