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91次组卷 | 12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
汉姓长孙
A.消灭了鲜卑族的陋习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D.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2023-10-11更新 | 67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隋书·经籍志》曰:“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语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举措(     
A.使得民族矛盾基本消除B.利于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C.导致汉族文化取代了鲜卑文化D.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
2023-03-02更新 | 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鲜卑汉化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民族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南北统一,但也导致了北魏的分裂。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不符合历史潮流B.作用具有双重性
C.加剧了南北对峙D.激化民族间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鲜卑贵族仿学江南名士的过程中,北魏孝文帝改革集团的核心成员崔光将鲜卑贵族元显和视作名士,并按江南盛行的玄学观念予以期许。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北魏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民族交融加强
C.孝文帝渴望统一D.玄学成为正统
6 .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孝文帝打破常规,先是不谋而迁,明为南伐,实为南迁,然后再派人营建洛阳。…穆泰初有劝立孝文帝之功,及至因不愿意迁都而伙同陆睿等人谋反,事败后全部被诛杀。为避免矛盾激化,孝文帝特准一时不习惯南方生活的旧臣夏天居平城,冬天居洛阳,时谓之“雁臣”。

——摘编自陈元湘《谈孝文帝促成改革成功的手段》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及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并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该诏书(     
A.沿袭了鲜卑习俗B.促进了南北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平城迁都
2022-10-03更新 | 611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2022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其子女婚嫁。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拓跋夜华不顾贵族身份入赘当地汉族名门大族李氏,随妻李小蝶改名为李夜华,努力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入赘这一举动(       
A.婚姻已不再看中门第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自由婚姻观成为主流D.少数民族比汉族思想开化
2022-07-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命鲜卑贵族改用汉姓。他说“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据此可知,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B.加强北魏对中原的统治
C.改变鲜卑族的社会习俗D.促进北方各民族的交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

——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
(2)分别指出材料二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材料一属于哪一类型?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的观点,并据此谈谈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