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时郡守自行辟除椽属(自行招聘府内幕僚)就已成为通制,东汉时把辟除郡县史作为仕进之路的风气更甚,一些名流贤士也以被辟举公府为荣,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辟椽属
A.对中央造成巨大财政负担B.对专制主义集权形成威胁
C.是寒门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D.利于保证政治生态的清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和这种制度相对应的是
A.“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年龄)。”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A.选官对象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B.通过考试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C.通过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
D.杜绝了选官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