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人名)拨于刍牧,桑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金日磹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这反映出,汉武帝时(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尚未形成严密的选官体系
C.注重门阀士族的政治地位D.选拔人才体现了不拘一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说明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是历史进步
C.肯定选官以品行取代血缘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出现必将代替九品中正制
2018-10-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初,“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自汉武帝后,汉朝政权非贵族政府、非军人政府、非商人政府,逐渐由代表农民政府转为士人政府。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政策实施B.宗法礼制的强化
C.社会治理思想变化D.“世官制”的废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