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朝代选官制度选拔方式
察举制推荐
魏晋南北朝地方品评
隋唐科举制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反映的是寒门子弟入仕比例的变化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卿世禄制的限制B.九品中正制的影响C.察举选官的盛行D.科举制度的推行
2024-05-19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3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正,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

——应劭《汉官仪》

材料二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备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汉代选官制度,并根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选官标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选官制度及其创立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发展到西晋时期的弊端。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选官制度及其形成时期的皇帝谥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带来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学是一定历史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选官制分别是(     
①“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察举制科举制世袭制
C.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科举制世袭制察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晋诗人左思针对当时达官贵胄的子弟占据高位要职,而出身寒微的英才俊杰却职位低下的现象,他在《咏史》中感慨道“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通过考试公开选拔B.以孝亲廉洁为标准
C.地方官员逐级推荐D.以看重家世为主导
7 . 公元220年,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到南朝时,出现了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局面。这一变化表明九品中正制(     
A.以血统为主要评定依据B.秉持着公正的民主原则
C.设置初衷与效果相背离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8 . 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颁行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据此可知,当时选官制度调整表明(     
A.人才选拔更加公平B.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中央集权有所加强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9 .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古代王朝都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二   此制(指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士族和寒族)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学而优则仕的认同)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1)指出材料一中西晋所实行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和创立者。结合所学概括其弊端。
(2)概括材料二作者的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对国家治理起到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时期,察举制依赖乡里清议,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B.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
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D.起初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2022-10-20更新 | 1234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