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南北朝时期,儒学出现南北分野,学术风格很不相同,南、北学者各持己见。到唐太宗时,因“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而作出统一经义的决策,编撰通行的《五经正义》。这一变化(     
A.助推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B.适应了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
C.促进了儒家学说自身的发展D.导致了儒学研究主题的转向
2023-05-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代
A.佛道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儒学已经出现复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加快
3 .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2021-11-26更新 | 552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陶弘景是南朝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自小饱读经书,儒学功底深厚。他早年就与当时的一些高僧有来往,晚年还自称是“胜力菩萨”转世。这反映了当时(     
A.三教合一的趋势B.儒学仍是封建正统C.士族统治的黑暗D.佛教民间信徒最多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大唐新语》载:“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由此可知,唐初(       
A.奉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B.佛教政治化倾向不断增强
C.开始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作者既有生活在敦煌的文士、僧人,也有途经该地的各色商人。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     
A.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D.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
8 . 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C.反映儒佛融合的趋势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2023-11-28更新 | 16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东晋时期,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这反映了(    
A.道教发展超过儒学B.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C.儒学符合民间需求D.道教思想与儒学的融合
10 . 唐玄宗二十年颁行以《礼记》为基础的《大唐开元礼》。其统治后期,朝廷祭祀活动与道教紧密联系,还专门规定国祭日行佛教礼或道教礼。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三教合一的趋势B.儒学丧失正统地位C.佛教开始本土化D.道教受到儒学影响
2023-10-0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