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唐朝时期的绘画题材以释道人物画为主,但至五代时期,绘画题材则转变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并驾齐驱。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社会现实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
C.包容开放的思想潮流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2024-03-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B.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C.隋唐统治者推崇佛教D.佛教在中国传播受挫
2023-1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C.反映儒佛融合的趋势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2023-11-28更新 | 1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唐代,禅宗六祖离能提出"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其三世徒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寺院章程)主张:丛林以无事为兴盛,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处众以谦恭为有礼。由此可知,唐代(    
A.儒学独尊地位牢不可破
B.佛教融合儒道思想
C.佛教注重维护礼乐制度
D.三教并行趋势显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这些现象反映了(     
A.统治者喜好影响社会文化B.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C.思想融合的趋势较为明显D.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6 . 有学者据《晋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名字,以孝为字者甚众,较带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之”“道”“灵"僧"等远为普遍。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A.三教合流趋势日益明显B.民族交融使社会思想趋于集中
C.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D.正统观念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于婆罗门教以“梵”(由祈祷而得到的力量,亦引申为世界的主宰)为至高无上的观念,(早期的印度)佛教不承认有世界创造之神,学界普遍认为当时“佛教是人类至上的宗教,把人置于整个宇宙之上”,这一宇宙观为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婆罗门教是印度宗教思想的大集合。佛教的创始人佛陀对教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现了教义的基本统一。婆罗门只是一个阶层,除了种姓家族关系外并无其他关系。佛陀在传教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宗教团体一僧团,使佛教成为有组织的宗教。

——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因此得以广为传播并扎根于中国本土。此时的佛教以其奥义打动了一流的学者,佛教著作呈现出剧增的趋势,不但外来的佛教经典得到了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也纷纷问世。国人还主动西行取经,点燃了佛经“经典翻译”的热潮,如法显西行就是中外交流史上的壮举。佛经的翻译也使得佛学流派和思潮出现,对后世佛学思想带来深远影响。佛学还攀附当时中国的文化,与道家和儒家等中国本土文化汇通,借以传播并丰富了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摘编自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印度早期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例,简析公元3-6世纪佛教传播的表现及意义。
2022-08-13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新世纪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建设进入晚期。与中期造像相比,菩萨造像大多身形修长,身缠帔帛,神情高傲,给观者以洒脱超然之感,而这种形象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形象相符合。这反映当时
A.佛像雕刻技术日益创新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民族交融进程停滞不前
10 . 唐人的楷书表现出大小相等、上下齐平、用笔应规入矩的趋势,即使是比较自由浪漫的行草书,也追求纯中锋的用笔。这体现了唐人书法的特点是
A.自由B.尚法C.尚意D.摹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