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表为元朝中期吏部统计的官员数据。据此可知元朝(     

朝官外任官
蒙古、色目9385689
汉人、南人110014236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政府已经完全汉化
C.社会门第观念弱化D.地方权力逐渐分散
2023-1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至元通宝四体文钱为元代官方所铸。该钱币正面为汉字,背面上、下为八思巴文,左、右分别为西夏文和察合台文。“四体文钱”的出现说明当时(     
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以汉字为官方文字
C.政府推行民族歧视政策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3 . 如图是元代·六体文·夜巡牌。史书有记:“诸夜禁,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违者笞二十七,有官者听赎。其公务急速,及疾病死丧产育之类不禁。”对这块牌子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民族交融的趋势B.严密的保甲制度C.严苛的宵禁制度D.肃政廉访司专权
2021-11-08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载,道教领袖丘处机曾于1188年两次被金世宗召见,其“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等建议甚合金世宗之意;1219年,丘处机提出的“济世安民”、“仁爱孝道”等主张,也得到成吉思汗的赞同。据此可知
A.道教成为金元两朝的国教B.民族交融趋势已深度发展
C.金元统治理念发生根本变化D.金元统治者十分推崇道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代,云南设立行省后,改变了其分裂割据的状态。汉族移民随着交通线深入云南,使得精耕细作的方式得到大规模推广。《元史•食货》记载,云南行省纳粮曾经达到277719石,远超同期辽阳。四川、陕西等行省。据此可知元代(     
A.南北经济的差距继续扩大B.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
C.因地制宜的模式收效明显D.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消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石刻,它是佛教人士驱魔消灾的宗教崇拜行为的见证。图中刻有“六字真言”两行,每行一种文字,计有梵、藏、汉、西夏、八思巴蒙古、回鹘六种文字。该石刻可用于研究元代(     
A.民族交融的趋势B.对西域管辖因俗而治
C.严格的四等人制D.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7 . 中国古代边疆民族政权的发展

材料一   从汉朝到唐朝,漠北草原上先后出现过由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等民族建立的强大国家。它们虽盛极一时,但其政权组织却是建立在氏族或部落基础之上,并没有打破氏族或部落原来的组织结构和血缘外壳。这种国家被称为“部族联盟国家”。在部落联盟国家中,作为征服者的统治民族与被征服者未能融为一体。一个统治民族在比较强盛的时期,能够控制草原上许多不同民族、部族,这种情况下,部落联盟制的国家建构起来会很快:但是一旦发生问题,比方说严重的天灾,或严重的内江,那么解体得也非常快。因为那些被控制的部族原本的基础并没有被打乱,当统治民族出现问题的时候,原本被统治的那些部族马上可以组织起来,甚至可能取而代之。所以草原上这些部落联盟制的国家尽管一时强盛,往往是旋兴旋废,起得很快,落得也很快。

——摘编自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

材料二   成吉思汗将其部队按照十户、百户、千户的方式加以编组,委任了各级长官。蒙古国建立后,将所有的草原牧民都按千、百、十户编制起来,这种制度具有兵民合一的特点,是蒙古国统治草原社会的基本行政单位。编组千户时,大部分是混合不同部落、氏族的成员重新组成的。尤其是被成吉思汗征服的部族,基本都被拆散,分属于不同的千户。这样,千户、百户制度实际上取代了旧日的部落、氏族结构,蒙古国百姓通过这一制度被纳入严密的组织,在指定的牧地范围内居住,接受赋役征调。千户百户制度瓦解了草原上的原有的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了全新而有持久生命力的蒙古民族。

——摘编自张帆等《辽夏金元史》


(1)依据所学,简述北朝至唐朝突厥族的兴衰。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比较汉唐时期和元朝中国古代北方边疆政权的发展变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西北用兵的需要,北宋在西北沿边建立了大量堡寨,虽其设立的初衷是出于军事需要,但实际上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出现了“蕃汉交易,市邑富庶,全胜近边州郡”的繁盛局面,一些堡寨甚至发展为较大的城镇。而范仲淹开通与蕃部接壤之边界榷场,进行互市,使边民互通有无。一时间“羌汉之民,相踵归业”者达“数万户”。

——杜雪飞《宋代边疆市场研究》

材料二   元“始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垦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更造舟置黄河中,授诸部落及溃叛之来降者”。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蒙古人、回鹘人以及来自中亚的穆斯林教徒的迁入,与他们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在元代的记述中,回回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一个单一的和新的民族民称。

——摘自尹江伟《党项民族溯源及其最终流向探考》、杨万全《回族族源探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北宋对峙的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述北宋为维护西北边防安定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河西地区民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元朝在河西地区的统治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024-01-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虽也是处于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的一种羁縻政策,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但它不是限制,而是有意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给于少数民族首领以优待,封官进爵,并且给予其部族以优厚的安置,进而削弱民族隔阂,最终实现同化的目的;同时通过民族间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在民族交往中实现多元发展。

——摘编自田小飞、王延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民族观》

材料三: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指出材料一的地图反映秦朝在地方实行怎样的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中国观”在元朝的转换。
10 . 【阶段特征】
政治政治格局____逐步走向____
①北宋与________的对峙。
②南宋与________对峙。
③元朝统一
问题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各种社会问题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①北宋:____、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②元:进行有效的____治理,行省和边疆治理
影响成效隐患并存,影响深远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①民族融合渠道:
____、遣史、____、经贸、____
②元朝出现新的民族:____
是中华民族____格局发展的重要阶段
经济经济结构农工商水平超越前代表现自耕农衰退
民营手工业发展
对外贸易繁荣
经济格局南宋时,____完成。
元朝时,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交通运输、人口分布、人才结构、教育状况、民族关系、生态环境
社会流动____淡化
②社会成员地位趋于____
③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____
原因____政策变化。
____发展。
____制度调整。
④社会动荡。
____的衰落
思想科技科技文明成绩突出对世界进步有重要作用活字印刷、指南针、航海、火器
思想重塑____秩序
树立基本价值观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文学艺术文学出现新题材、世俗文学兴盛
艺术成就高
话本、宋词、元曲、杂居、书法

2022-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6宋元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