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9 道试题
1 . 宋代,苏州蚕桑业以太湖洞庭山一带最为兴盛,蚕桑生产者主要以购买商品粮为生。此外,江西蚕桑业也有发展,大部分州、军都有蚕桑,鄱阳湖一带、临江军、建昌军及筠州等地蚕桑业颇为兴盛。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蚕丝生产地位超过粮食种植业
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D.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024-04-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 . 《东轩笔录》记载,北宋时汜县有百余家佃户,因租种的田地“河贯其中,尤为膏腴”,逐渐致富,不少户“皆建大第高廪,更为豪民”。黄庭坚在《家戒》中告诫子弟:“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困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嫘维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这反映出,宋代(     
A.租佃关系十分普遍B.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024-04-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宋仁宗于1027年11月发布的诏令。其旨是(     
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A.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B.保障自耕农经济稳定
C.维护乡村的经济秩序D.增加财政税收的来源
2024-04-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南海一号”沉船考古。

1987牟,“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宋代在福建沿海建造的“福船”,这种船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适合于远洋航行。

从船头位置和船上所载文物来看,这艘船应该是从福建泉州驶出,赴今新加坡、印度等地和中东地区进行贸易。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为主,已发现13000余件。经过考占识别,这些外销资主要由江西、浙江、福建的民窑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如棱角分明的酒壶、喇叭口大碗、首饰盒等等。除了瓷器以外,还发现了一万多枚铜钱,时间从汉代到南宋都有。

阅读以上的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出史实,并进行解释。解释可以从原因、影响或其他角度入手。)
2024-04-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安徽·模拟预测
5 .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在论述金溪农民时指出:“今时农民率多困穷,农业利薄,其来久矣。当其隙时,借他业以相补助者,殆不止此。”宋人高弁也直言:“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髡褐、卒夫,天下无数,皆农所为也,而未之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B.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工商业的发展繁荣D.新型生产关系产生
2024-04-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部门和广州打捞局合作,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截至2019年底,船货已提取完毕。沉船长22.15米,宽9.85米,舱深2.7米,属于远洋贸易船。全船用舱壁板进行分隔,共分为15个货舱。船货品类丰富,而以瓷器、铁器为大宗,瓷器以德化窑、磁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产品最为多见。此外,还有漆木器、金银器、金叶子、银锭、铜钱及大量的个人物品,如戒指、手镯、臂钏、项链等,以及动植物残骸、矿石标本等。另据最新的样品检测数据,“南海一号”上已经发现丝绸遗留的化学成分。据出土文字材料,该船的年代当在12世纪末。

——摘编自姜波《港口、沉船与贸易品》

(1)材料中的“南海一号”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商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海一号”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2024-04-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地图,可知        

南宋农业新种植分布图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B.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C.精耕细作得到发展D.土地开发得到加强
2024-04-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宋初年,宋太祖诏令两浙、福建等地政府推广种植原产自淮北等地的粟、麦等作物;江北诸州则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加种粳稻,实现了稻麦一年两熟。这表明当时(       
A.政府着重缓解民生问题B.南北经济格局逐渐平衡
C.农业管理注重休养生息D.南北方农作物交流频繁
2024-04-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代朱熹在《劝农文》中对秋耕做了详细的阐述,“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冻令酥脆,至正月以后更多着遍数,节次犁杷,然后布种,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种禾易长,盛水难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的环境不断改善B.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
C.重视耕作技术的宣传推广D.政府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
2024-04-1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押题(一)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政府对江南东、西路及镇江府(属浙西路)的“不成片段闲田”,“比民间体例,只立租课,上等立租二斗、中等一斗八升、下等一斗五升”,“召人耕种”。这表明南宋(     
A.沿用王安石变法的政策B.封建租佃制度得到发展
C.农村已经出现雇佣关系D.度量衡器基本得到统一
2024-04-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