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2024-04-09更新 | 72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代以前,帝王构建的“大一统”疆域观未包括长城以外地区。而清朝皇帝反复强调长城以外是国家“大一统”疆域的组成部分,官方的《大清一统志》也以昭示“一统之盛”“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清政府的这一观点(     
A.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管理B.适应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C.反映出传统华夷观念已完全瓦解D.直接促成了境内各民族的社会进步
2024-04-01更新 | 28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派遣御史巡察台湾是清前期制台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康熙六十年十月,谕令:“每年自京派出御史一员,前往台湾巡查。此御史往来行走,彼处一切信息可得速闻。凡有应条奏事宜,亦可条奏。而彼处之人,皆知畏惧。至地方事务,御史不必管理也”。据此可知,这一制度的实施(     
A.使皇帝能广泛获取信息帮助决策B.进一步完善了清代督抚制度
C.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D.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和监督
2024-02-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二府三司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立内阁制
D.明朝设立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2024-02-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帝国的国势已相当强大了。可是当时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诸侯王尚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势力,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不断发展;三是匈奴不断入侵,两越不停制造事端,使得西汉王朝边境不宁。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避免外敌还未进攻,而王朝内部就先行瓦解的局面。

——据《百度百科·推恩令》

材料二   “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改变节度使割据一方,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不使北宋成为继后周以后又一个短命的朝代,宋太祖、太宗及其后继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国古代史·下册》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

材料三   “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经略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
2024-02-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奏折始于康熙中期,最初只在京城满汉大臣和外省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中使用,雍正时规定“科道每日一人上密折,轮流具奏,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事务,皆许据实敷陈”,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一变化(     
A.保障了地方吏治清明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C.推动皇权向地方渗透D.确保了国家决策正确性
2024-01-30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预测历史试题
7 . 东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在这个地区产生的中华帝国在人类历史 上曾经有过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不仅影响过去,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未来。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汉书·地理志》有“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贡见”的记载,说明汉朝已经与日本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了。孔子认为,外交关系就是向外示范中国国内体现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相同原则。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中国向周边辐射的儒家文明板块,对周边“蛮夷”之国的文明进程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东亚外交圈。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家间的交往多在相邻的国家间进行,打上区域交往的烙印。

——摘编自邹近《张骞传说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外交关系更加成熟、稳定,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制。相互派遣使节,是双方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有时候使节团的规模庞大,少则几 十人,多则几百人,蔚为壮观。朝鲜每年定期向中国派遣使者,国王接受中国册封,使用中国的文字,奉中国正朔,成为中华传统世界藩属国的典型代表。日本向明朝派遣了使者,被永乐帝授予“日本国王之印”与准许来华的勘合贸易。勘合贸易促进了明朝与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茶器、书籍等大量输入日本,加速了日本国内文化发展。

——摘编自陈奉林《古代东亚外交圈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三   中国一直是主导东亚国际秩序的国家,按照东方国家的文化模式建立了一 套国际秩序与规范,即“天朝礼制体系”。中国一脉相承的对外关系史,铸就了睦邻 友好的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而不霸的民族风范。这种独特的民族风范具有 三大基本特征:“止戈为武、兼容开放、协和万邦。”

——摘编自陈奉林《古代东亚外交圈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外交圈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请列举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东亚国家外交关系的表现。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亚外交圈。
8 . 据《康熙起居注》(康熙帝每日言行的记录)记载,晚年的康熙皇帝曾言:“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这说明(     
A.君主勤于政事从不懈怠B.皇权独揽利于长治久安
C.乾纲独断增加政务负担D.康熙晚年统治危机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平定台湾得胜图》描绘了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1786-1788年)平定台湾的战争场面。如图为其中的一幅《渡海凯旋》,该画作(     
A.是研究清朝军事实力的第一手史料
B.突出彰显了清朝海军近代化的成效
C.佐证清朝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历史
D.折射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吸取秦汉至唐宋等朝边疆统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元朝在地方行省管理体制下,对“内属”“归附”的少数民族或部落酋长或首领封以官爵,使其代表国家间接统治原有领地和民众,将少数民族首领整合进国家职官体系、各族土民整合为国家民众,强化元朝的国家权威和民众的国家认同。即“稍与约束,定征徭差发之法,皆因其俗,使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有相仇者疏上,听命于天子”。元朝先后在西南等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设置大小土司数百家,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省。

——摘编自彭福荣、刘译蔓《国家整合视野下的元朝土司制度》

材料二   清朝初年,中央政府无暇顾及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雍正帝即位后,深知土司危害,“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每于所属土民多端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同时,土司间、土司内部经常发生斗争,给土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伤。土民强烈要求摆脱落后的、残酷的土司制度。在政权稳定后,他以坚定的决心使改土归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张琦《浅论清初云南的改土归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土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