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下列史实属于康熙帝功绩的是
①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②派兵出征台湾,设置台湾府
③三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④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确立册封制度
⑤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回部叛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2020-10-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康熙帝以“除恶务尽”的气魄,调兵十万,分左中右三路,亲率中路夹击噶尔丹,终于将其击溃的战役发生于下图哪一处?
A.①B.②C.③D.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材料一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塞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谈康熙:今天继承的大版图是他确定的》

材料二   康熙一朝的大案有庄廷鑨《明书》案和戴名世《南山集》案。浙江湖州富商庄廷鑨,购得朱国祯《明书》之《列朝诸臣传》稿本。庄廷鑨刊行时,请人增添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史事,其中多有指斥满洲的文句。康熙二年(1663年)被人告发。是时,庄廷鑨已死,仍被开棺戮尸。庄氏家属及为书作序、校阅、刻字、印刷、买书、卖书者,并地方官吏,被处死者达72人,充军边地者数百人,妻女均发边为奴。康熙十五年(1711年)的《南山集》案又称戴名世案,戴名世作《南山集》(因居桐城南山,故名),采用了相城方孝标《滇黔记闻》中的材料,叙述明末清初的抗清事实,对南明诸王寄以同情,并书南明桂王永历年号。事发,戴名世被斩,300多人受牵连。

——《论明清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在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熙作简要分析。
2020·浙江·模拟预测
4 . 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政策折射出古人的天下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在藏汉等各族工人齐心协作下,布达拉宫得以顺利完成。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

——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三: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已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孔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1) 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治理边疆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并分析这一风格形成的原因。
(3) 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侧重于疆域空间,试从开疆拓土的角度,分析总结从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巩固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的实践。②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侧重于思想文明,试分析儒家天下观的演变与新见。
2020-09-10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台湾历史纲要》中记载,“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据此可知,康熙帝
A.重视对台湾的思想政治控制B.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C.以崇儒尊孔拉拢台湾的上层D.挑选全国儒学精英支援台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康熙帝在位61年,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为国家、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到两岁的玄烨还是染上了天花……顺治皇帝遗命,立不足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清王朝立储的考虑,实际与当时的中国民间观念是相通的,在当时民间甚至有俗语说:“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康熙帝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痘诊科……康熙十七年,皇太子胤礽出痘,当时正值吴三桂等三藩叛乱的紧要时刻,但康熙帝为护理太子,竟然连续12天没有批阅奏章。……随着种痘法在宫中的成功,康熙帝开始了大规模地推行天花预防工作。“战痘”的成功,开创了清朝的鼎盛时代。

——《看历史:透过细节看中国转变》

材料二   康熙对郑氏及其官兵一直抱着“循于招抚,不事轻剿”的态度,而且多次遣使去台湾同郑经谈判议和,郑经却欲继续割据自立,要求“按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结果谈判不能进行下去。康熙认为台湾皆闽人,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坚决不允许台湾独立,这显示出康熙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熙帝面临哪些危机?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高瞻远瞩”是指什么? 有何意义?
2020-08-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康熙帝于1684年第一次亲自拜谒明孝陵(朱元璋墓)的场景。据史书记载,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亲往谒陵,亲笔题词“治隆唐宋”。康熙帝谒陵的主要目的是
A.极力表彰明太祖的文治武功B.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全面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通过文化认同来巩固政治一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674年应靖南王耿精忠之约,台湾郑氏集团进犯大陆,占闽、粤七府之地
1678年康熙下旨:“郑逆仍踞厦门,宜申海禁,以绝乱萌”
1683年郑氏“欲削发称臣,仍居台湾”,施琅表示:“今门户(澎湖)已破,……果有真心,(应)将台湾人民、土地悉入版图,候旨定夺。”
康熙谕旨:“下诏招降”,清军“至台湾”,郑克塽等“望阙叩头谢恩”
1684年康熙谕旨“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

A.康熙时期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权
B.收复台湾推动了“三藩之乱”的解决
C.清廷“战抚并用”完成了海峡两岸统一大业
D.收复台湾后清廷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2020-08-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作为封建帝王,康熙热衷于西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康熙)命南怀仁以西方“治炮妙法”,督造适用于南方山地作战的轻便火炮;平定准噶尔之战,他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地形,部署兵力,指挥军队;他邀请传教士绘制全国地图...康熙成了中国追求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专家。康熙纵然走进了无涯学海,涉猎了新鲜的自然科学,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a

——摘编自张研《原来康熙》

材料二较之明末,西方科学在清初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当时西学的传播往往局限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官员和知识分子圈子里)。康熙帝替代了士大夫阶层,成为推广西学的主要领导者。但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使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没有清醒的认识,他没有也不可能像西方资产阶级那样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和创造大量物质财富、获得更大利润。然而正因如此,诸多的评判和标签加在了康熙帝身上,使得他或被认为是贡献卓著的“科学家皇帝”,或被认为是“窒塞民智”的“罪魁祸首”。

——摘编自刘溪《西方科学与康熙帝圣王形象的塑造》


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材料一中康熙帝对待西方自然科学的态度,并解释材料中“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为何“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0-08-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
A.提倡宗教宽容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
C.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D.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
2020-08-13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前演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