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2016-11-27更新 | 25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一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
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   
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
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C.认为儒学不能经世致用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在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中,可以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概括其民主思想的是
A.李贽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
7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2016-11-18更新 | 1105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6-10-19更新 | 121次组卷 | 96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日知录》写道:“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由此推论,作者特别关注的是
A.传承传统B.务实学风C.立国之本D.弘扬民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一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即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