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A.提出建立民主政治B.未摆脱时代的局限
C.主张天人合一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021-03-24更新 | 687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黄宗羲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顾炎武认为,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二人讨论明代政治制度旨在
A.强调地方吏治的重要性B.反思中央集权的缺陷
C.探索当时中国政治出路D.批评君主专制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
A.“离经叛道”B.“存天理,灭人欲”
C.“经世致用”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0-10-23更新 | 514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如表内容可知,两者都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A.关注“人伦物理”B.倡导心外无物
C.主张“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
2020-09-08更新 | 413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梁启超称赞某位清代思想家说“遍览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利害者,分类录出学术之最大特色,在反对向内的——主观的学问,而提倡向外的——客观的学问”。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倡导
A.工商皆本B.反对专制C.经世致用D.唯物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这说明顾炎武
A.强调为学应求务实的学风B.分析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
C.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D.论述了君主统治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顾炎武提出“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天子之所恃以平治天下者,百官也”。可见,顾炎武这一言论实际上
A.描绘了限制君权的构想B.否定了君主的至上权威
C.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理论D.体现出对选官制度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19-04-19更新 | 3620次组卷 | 5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顾炎武在《与施愚山书》中说:“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据此判断顾炎武主张
A.不可尽信圣人之言
B.坚守理学教诲
C.儒学最终形成于宋代
D.发扬孔孟之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   
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
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