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目标。“替代方案”是指
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B.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
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
D.与西方列强共同统治朝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下面漫画中.晚清名医张之洞被誉为“先驱”。据此可知,这幅漫画
A.叹息张之洞近代化结果B.反对张之洞近代化行为
C.盛赞张之洞近代化成就D.赞成张之洞“中体西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太平天国“这些特性”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颁布《资政新篇》
2016-12-12更新 | 43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省枣阳市鹿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下图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的描述,对此概括正确的是
A.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B.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影响
5 . 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B.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C.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曰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户而加害不休也。”这一记载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实反映
7 .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     
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B.反对官员的贪腐
C.重视商品生产D.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你认为 史学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
10 . “到1900年,90个中国港口处于外国势力的实际控制中,基督教传教士在全中国范围内寻找皈依者,外国炮舰巡游在中国水域。”据此,列强得到内河航行权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中西交流
B.洋货畅销内陆
C.威胁中国国防
D.教案不断发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