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4 道试题
2024·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指出出兵新疆是当务之急:“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怕亦未能晏然。”据此可知,在左宗棠看来(       
A.新疆防务和东部海防同等的重要B.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复新疆
C.收复新疆关乎国家领土主权完整D.新疆建省是渡过危机的关键
7日内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新七省卷01)(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边疆的开发与治理中,移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匈奴时常侵扰西北边郡,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募民实边,通过优厚条件吸引民众充实西北边疆。到公元前127年,“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武帝元鼎六年,在西北边地设张掖、酒泉郡、置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军屯戍边由此成为安置移民的一种主要方式。此外政府还通过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降卒于边郡等向西北边疆移民。

——摘编自翟麦玲《两汉西北边疆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沙皇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的空虚形势,鲸吞我国大片领土,并且继续执行其侵略政策。在部分开明官员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实行向东北移民以充实边疆政策。甲午战争后,日本称:中国东北“在我国势力圈内,为我国之殖民地,最为适合”。庚子之变后,东北边患日益加剧,清政府发起新政运动,深化在东北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使以往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空虚荒凉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摘编自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推行边疆移民政策的措施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清末东北移民实边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关于边疆移民问题的认识。
2024-04-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没有太平天国对清朝腐朽权贵势力的打击以及与洋人共同镇压太平军的合作,清政府不会有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迫切愿望和行动。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洋务新政的逐步兴起B.向西方学习思潮的萌发
C.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D.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2024-04-2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4 . 1885年后,清政府在西南沿边地区设置了三个边道。边道道员除了拥有广泛的行政司法权外,清政府还赋予其兼管海关事务、中外交涉和防卫边疆等权限。清政府这一做法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主权C.强化基层治理D.抵制西方入侵
2024-04-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前后译书17部280余万字,涉及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许多西方进步信息由此展现在国人面前,令人耳目一新。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A.开始学习西方进步思想B.西学占据优势地位
C.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D.传统文化遭受重创
2024-04-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66年,浙江对无主荒地实行招垦,垦户耕种数年,如无业主归认,“准其作为己业,报税过户”。1869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奏称“近来江南荒田因垦种乏人,类多贱卖”,有些人“买荒田为业,或自种,或招佃承种”。这些现象反映了(       
A.传统的小农经济日益解体B.农民运动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C.外国商品倾销的严重后果D.清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进行调整
2024-03-3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柳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1882年,苏州候补知府胡恩燮集民间资本、发行股票,创办商办企业徐州利国矿务总局,下图为其发行的股份票,这可用于直接证明当时(     

A.企业学习西方先进科技B.股份制公司发展迅速
C.洋务企业进行近代转型D.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66年2月20日,总理衙门上奏: “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藉资筹计”。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思想广泛传播B.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C.传统外交观念发生改变D.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
2024-03-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两广总督张树声在1884年临终前的《遗折》中写到:“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轮船、大炮、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与?”这说明(     
A.变法运动得到了地方官员的支持B.清朝官员积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中体西用观念推动了工业化进步D.已有官员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2024-03-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增设 一系列新的职能机构,陆续出现了诸如“五口通商大臣”“上海江海关”“抚夷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一批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的机构。 这些新机构的设立(     
A.反映清政府主动应对变局B.说明清政府放弃传统外交观念
C.有利于促进中国外交转型D.表明外交成为清政府头等大事
2024-03-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